据光明网报道,想象一下,你花大价钱买的顶级AI芯片,背后可能藏着一双眼睛,甚至一个随时能让它罢工的开关。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最近H20芯片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从三个月前突然解禁对华销售,到如今被网信办约谈,这中间到底藏着多少猫腻?美国这步棋,下得可真够深的。
芯片(资料图)
要说这事儿,还得从今年7月说起。当时英伟达那边高调宣布,H20芯片拿到了美国政府的许可,能卖给中国了。可谁忘了,就在4月,这芯片还因为“国家安全风险”被禁售呢。这短短三个月的反转,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这款H20,说是基于Hopper架构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性能比华为昇腾910B稍强点。虽说搞不了万亿级大模型训练,但在垂类模型推理这块儿,倒成了英伟达想抢占中国AI算力市场的宝贝。
可就在大家还在琢磨这芯片到底值不值得入手时,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出手了。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这些法规,就H20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了英伟达,要求他们说清楚技术细节,还得提交安全证明材料。这约谈可不是没由头的,之前美国国会就有政策披露,要求出口到“限制国家”的先进芯片必须得有“追踪定位”功能。而且有消息说,英伟达早就掌握了“远程关闭”技术,能对特定芯片进行定向控制。这事儿一想就后背发凉,要是真有这功能,那我们用着这芯片,不就等于把家底都暴露给别人了吗?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美国的双重标准了。想当年华为,就因为美国一句“莫须有”的安全风险,被各种禁售、打压,还得开放技术文件接受第三方检测。可到了美国自己的企业这儿,在政府背书下,就能公然往芯片里装后门技术。难怪人民日报都忍不住锐评:“当美国自己成为‘后门制造者’,所谓‘国家安全’不过是技术霸权的遮羞布。”这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
其实啊,美国在芯片这事儿上,早就布好了局,H20这步棋,只是其中一环。
政策层面上,美国商务部通过《芯片安全法案》搞了个技术监控体系,要求英伟达这些企业出口的芯片里必须集成定位模块,说白了就是要实时追踪中国的算力设施。表面上看是解禁H20,实际上呢,就是利用中国企业对CUDA生态的依赖,玩了一手“性能阉割+后门植入”。这样一来,既能挤压国产芯片的市场空间,又能给将来搞技术封锁留个“远程开关”,算盘打得真响。
黄仁勋(资料图)
技术上更让人揪心。有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证实,英伟达研发的“芯片级追踪系统”,能通过卫星信号定位设备位置,那“远程熔断”功能就更吓人了,收到特定指令,就能切断芯片供电,或者篡改计算逻辑。你想想,要是H20用到智能汽车、医疗设备这些关键地方,后果不堪设想。自动驾驶系统突然失控,远程手术设备中途罢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
产业层面,美国这招也够狠。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芯片市场里,英伟达占了70%,华为昇腾才23%。H20解禁的时候,正好是中国企业推出性能差不多的替代产品,像昇腾920、寒武纪思元590这些。美国这时候来个倾销,打压国产芯片的定价空间。更麻烦的是,超400万开发者都依赖CUDA生态,企业要是换国产芯片,就得重写算法模型,短期成本蹭蹭涨,还得担市场风险,真是进退两难。
面对这局面,中国监管部门可没手软,这约谈就是亮剑的开始,要重构安全防线。
网信办这一举动,标志着中国从“市场开放”转向“安全审查”。依据《网络安全法》第22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数据安全法》第30条“重要数据出境管理”,要求英伟达证明H20没留数据窃取通道。这信号再明确不过:外资企业在华业务,必须通过“安全合规性测试”,想搞技术后门,没门儿!
国产芯片这边,也在努力突围,但挑战不小。虽说H20性能只比昇腾910B稍强,可华为昇腾920已经实现算力超越,还在政务云、金融核心系统这些领域大规模部署了。不过,高端制程是个大瓶颈,像7nm良率还不到40%,导致国产芯片产能跟不上,短期内还得进口一些。好在工信部正推动“自主算力生态专项”,目标是3年内实现AI芯片设计工具(EDA)、制造工艺、软件框架全链条国产化,这步棋走得很关键。
对企业来说,也得敲响警钟了。有些企业光顾着短期效益,忽视安全风险,监管层已经启动“算力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查金融、能源、交通这些行业用H20的情况。要是企业拒绝安全评估,还接着买高风险芯片,那依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罚款、限制市场准入这些措施可就来了,就是要逼着企业改掉“技术依赖症”。
这事儿对行业的影响不小,未来的走向也值得关注。
英伟达的股价在约谈第二天就波动得厉害,看来市场也担心它在中国的业务会有安全风险。而华为昇腾这边,生态合作伙伴已经突破3000家,中国移动采购的7058台AI推理设备里,昇腾占了72%,国产替代的速度在加快。欧盟也没闲着,启动了“芯片信任计划”,要求所有在欧洲销售的AI芯片都得提交安全认证,这也算是对美国技术霸权的一种制衡吧。
美国这“后门战略”,反倒逼着中国加快了“去美化”行动。阿里云就说了,3年内要把核心业务服务器里的英伟达芯片替换60%,百度飞桨框架也和寒武纪芯片深度适配了。同时,中国还在加速稀土出口管制和镓锗资源整合,想用“原材料+算力”双轮驱动,重新规划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格局。
说到底,这事儿也让我们明白,数字时代,怎么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筑牢安全屏障,是个大问题。中国正在探索“分级分类监管”模式:像智能客服这种民生类AI应用,允许有限使用H20,但得装国产安全监测模块;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就必须用“纯国产算力+可信计算”方案。这种“技术穿透式监管”,既不会“一刀切”影响产业发展,又能给自主创新争取时间。
英伟达(资料图)
总的来说,英伟达H20后门事件,根本上是美国“技术殖民”和中国“算力觉醒”的正面碰撞。当芯片不再只是个商业产品,成了大国博弈的武器,中国就得既用监管手段挡住技术霸权,又得靠创新发展自己的生态。只有把算力的命脉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从被动防守变成主动出击。就像有人说的,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那些穿马甲的技术早晚被识破,真正的自主创新,才是最结实的防线。
正好配资-正好配资官网-配资指数网站-十大合法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