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点认为,在1369年明军收复西安城之时,整座城市的人口还不足五万,经过张良弼等军阀的割据统治,西安变得满目疮痍,留下了不少的创伤和昨日的遗憾。明朝在此时开始了重建,着手搭建新的城墙,从地基入手,完成了对西安的重振。但在如今的历史视野中,所有的功劳似乎都归于了大唐,而明朝在重建上的努力却常常被忽略——
到了明末的万历四十七年,西安的城内人口已达三十多万,商业繁荣的景象展露无遗。本地商人、来自西番的客商,以及中原的贸易者们摩肩接踵,驼马往来不息,城市的喧哗与繁荣让人无从诉说……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明朝所修的城墙其实是唐代皇城的一部分,这就像是北京重建时只围绕紫禁城修建城墙一样,规模仅有唐代的五分之一,显得西安与昔日的京兆府差距甚远,给人一种小家子气的感觉。即使进行恢复,但实际上也不过是恢复了一个二线小城市的水平,谁还会将这与都城的历史相提并论呢……
对于第二种观点,我未必完全同意。实际上,唐长安在黄巢起义后早已变成一片废墟,如果没有韩建的重修,恐怕连城址也要东迁。从晚唐到五代,再到宋、金、元,长安城的规模一直都是在韩建之手。
展开剩余52%并且,明朝收复西安城时,不仅东西方向进行了扩展,还进行了重修,北侧的土墙也重新夯实,较韩建时代要大出许多。经过重修后的西安城墙长度大约在二十公里,这样的小城真的算小吗?
比如北宋的开封外城经历了多次修筑,但总长度也不过25公里而已。从宋到清,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找到超过十公里城墙的城市屈指可数,除了南京、北京、开封还有西安、苏州、太原等。可以说,城市的结构和防御方式早已发生了改变。
西安宣传盛唐文化的原因在于其稀缺性,这无疑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如果西安不去宣传盛唐文化,就好比宁波舟山不发展港口一样,简直是错失了在嘴边的美味。
其实,西安人并非不知道城墙是明朝所修建的,也不是不懂明史。实际上,西安也在积极宣传明城墙,只是毕竟其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属于汉朝和唐朝。这就像一个人,城市也希望展示自己辉煌的历史,难道不是吗?
那么,对于这些观点,你有什么异议吗?
发布于:天津市正好配资-正好配资官网-配资指数网站-十大合法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