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南沙科苑壹号项目现场,两种喜悦的表情一样动人:一种是村民黎小姐接过首月租金诚意金时的安心,另一种是村民陈小姐拿到不动产权证时的激动。这两幕场景背后,是南沙在城市更新与人才战略交会点上的创新突破——通过“认购+统租”“交楼即交证”等模式创新,南沙正将城市发展的红利转化为吸引年轻人才的强大磁场,在“建设更年轻的城,欢迎更多人才”的道路上写下生动注脚。
其中,广州南沙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南沙开建集团)在城市更新领域推出的“认购+统租”等创新模式,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为城市发展、人才安居和村民增收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变革。
安置房里的新经济
从安置房到人才港湾
“没想到安置房也能租赁给国企,我们稳定收租金,安心又省心。”“现场就领到了首月租金诚意金,国企值得信任!”这些质朴的话语,道出了村民们最真实的心声。7月5日,在南沙开建集团旗下科苑壹号项目现场,南沙城中村改造安置房统租签约仪式盛大举行。当天,集团下属南沙人才乐居公司与来自南沙街大涌村的首批选择安置房统租的村民现场签订了10年期租赁合同,并立即支付首月租金诚意金,实现租金“秒到账”。活动现场,共有4套选择统租的安置房完成签约,这些已签约村民未来十年将拥有稳定的租金收益,“签约即收租”的模式让他们在成为新业主的当天就顺利变身“包租公”“包租婆”。
大涌村村民黎小姐对这一模式赞不绝口:“选了房后,将房源委托给国企统一运营,不仅省去了找租客的麻烦,还能享受专业管理服务,安全性也有保障,确实很方便。”从签约、选房、出租到收租仅需2小时,如此高效便捷的流程,标志着南沙开建集团“认购+统租”创新模式正式从设想走进现实,开启了南沙城市发展的全新篇章。
该创新模式之所以选择在科苑壹号项目试点,有着深刻的考量。南沙开建集团旗下广州南沙城市更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文智介绍,科苑壹号周围环绕着多个科研院所和产业园区,对人才住房有着旺盛的需求。而在多数城中村改造后,村民手中又拥有富余的房源。“我们通过安置包租的模式把供需双方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村民坐享稳定收益,更为周边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人才提供住房保障,为区域产业升级和人才引进提供配套支持。”这一模式,无疑是精准地找到了市场需求的平衡点,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值得一说的是,科苑壹号项目在南沙城中村改造中实现了多项创新突破,首创了“三新合一”的安置模式。其中,“商品房转安置房”安置模式,打破了传统安置房建设的固有思维,充分利用了存量商品房资源,让村民能够更快地入住新房,提升居住品质;“签约即交房”回迁模式,极大地缩短了村民等待回迁的时间,减少了过渡期间的不便,让村民切实感受到了政策的温度;而“签约即收租”包租模式,则为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解决了闲置房源的管理难题。这三个新模式相互叠加,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实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特别对于村民而言,不仅住上了高品质的好房子,通过专业化运营包租,还实现了无忧收租,生活更加安稳。
作为扎根南沙、服务湾区的国有长租公寓运营平台,南沙开建集团旗下广州南沙人才乐居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下称人才乐居公司)肩负着重要使命。公司将集中统租的村民房源打造成人才住房,为周边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在竞争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住房问题往往是人才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南沙开建集团的这一举措,精准地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为区域人才引进搭建了坚实的桥梁。国企改造后的长租公寓,将成为人才融入广州南沙的“第一站”,以安心居所托起他们的奋斗梦想。在这里,人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区域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据了解,科苑壹号项目可售房源为1610套,其中C1栋的186套房源处于出租状态,可采取带租置换方式。未来,人才乐居公司将积极发挥国企平台优势,在为村民提供稳定租金收益的同时,不断优化住房品质和服务水平,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高品质住房。公司还计划扩大统租范围,让更多村民受益,进一步推动这一创新模式在更大范围内落地生根。
红本里的加速度
16天见证城市治理升级
如果说“认购+统租”模式解决了人才住房的“供给侧”问题,那么“交楼即交证”的创新实践,则从制度层面展现了南沙吸引人才的诚意。6月27日,当南横村村民陈小姐在科苑壹号现场办公点接过不动产权证书时,这个从签约选房到领证仅用16天的过程,刷新了南沙城中村改造的办证速度纪录。
这个速度的背后,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流程再造。港湾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透露,过去从选房签约到拿到产权证,整个流程需要4个月以上,涉及住建、税务、不动产登记等多个部门。而这次,通过区委、区政府统筹协调,各部门骨干力量下沉到项目现场,将“村民跑”变成“部门跑”,把“串联办理”改为“并联审批”,最终实现了“半小时内完成所有流程”的突破。
区税务局的创新举措尤为关键。作为全省首批使用存量商品房用于安置的项目,科苑壹号在税收政策适用上并无先例可循。区税务局联合区土地开发中心,针对安置房的特殊性质,逐环节梳理涉税难题,最终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税收优惠落实方案。“我们不仅要让村民拿到红本,还要让他们依法享受到应有的税收减免。”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的话,体现了政策执行的温度。
这种温度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陈小姐选择的房源,不仅能俯瞰蕉门水道景致,还带品质装修,拿到产权证后,她既可以选择自住,也能通过人才乐居公司出租,多了一份资产配置的选择。更重要的是,不动产权证的快速办理,彻底打消了村民们对“安置房产权不清晰”的顾虑,为后续城中村改造的推进提供了助力。
为确保后续办证工作的顺利推进,南沙还推动制定南沙安置房不动产登记工作指引。随着审核流程的优化,越来越多村民将享受到“交房即交证”的便利。
年轻之城的密码
从安居到乐业的生态构建
无论是“认购+统租”带来的稳定收益,还是“16天出证”展现的行政效率,这些创新实践本质上都是在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让城市对年轻人更具吸引力?在南沙的发展蓝图中,“年轻”不仅意味着人口结构的年轻化,更代表着产业形态的前沿性、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科苑壹号项目的探索,正是这一理念的微观呈现。项目周边3公里范围内,分布着黄山鲁森林公园、南沙滨海公园、南沙慧谷超级堤等公共设施,还有粤港澳创意中心产城融合配套,这种“居住+产业+配套”的生态圈,精准契合了年轻人才对“职住平衡”的需求。
在产业端,南沙正围绕“芯晨大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为年轻人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与科苑壹号同属南沙开建集团开发的南沙科学城人才社区,已吸引了一批来自冷泉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大科学装置的科研人员入住。通过“住房保障+产业扶持”的组合拳,南沙正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产业”的良性循环。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在南沙创业就业,他们留在这里的理由,除了产业机会,更多提到了“生活成本适中”“城市有活力”“办事效率高”等因素——而这些,恰恰是“认购+统租”“交房即交证”等创新实践所持续优化的方向。
人才乐居公司运营负责人的话道出了深层逻辑:“对年轻人来说,第一套住房的体验往往决定了他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国企运营的人才公寓成为他们融入南沙的‘第一站’,用安心居所托起奋斗梦想。”目前,该公司已在南沙布局多个人才住房项目,未来计划通过扩大统租范围,形成覆盖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未来之城的启示
创新者方能赢得青年的青睐
当南沙将村民的安置房变成人才的“梦想之家”,将一本不动产权证变成城市治理的“信用名片”时,它实际上在进行一场关于城市发展逻辑的重构:在人才流动日益自由的今天,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从“政策优惠”转向“生态优劣”,从“硬件建设”转向“软件服务”。
科苑壹号项目的实践提供了三个重要启示:其一,城市更新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人才账”,通过资产运营创新让城市焕发新活力;其二,行政服务效率是最好的“招商名片”,年轻人对“办事快、不折腾”的需求比想象中更强烈;其三,国企的角色可以更灵活,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搭建桥梁,既能保障公共利益,又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未来,随着科苑壹号项目统租范围的扩大,以及“安置房转人才房”模式在更多项目的复制,南沙有望形成一套可推广的经验。建设年轻之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每一套住房、每一次服务、每一个机会中。欢迎年轻人到南沙,不仅因为他们能为城市发展带来活力,更因为这座城市能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土壤。
在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上,一本本鲜红的不动产权证,一份份稳定的租赁合同,正在书写着新时代的城市故事。这里的创新实践证明:只有真正站在年轻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制度创新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才能构筑起真正具有吸引力的“青春之城”。南沙的探索,或许能为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毕竟,赢得青年者,才能赢得未来。南沙开建集团也将持续发挥“专业化运营+国企公信力”优势,联动政府、村民、新市民三方需求,打造更多“村民增收、城市更新、人才安居”的多赢样本。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南沙开建集团将继续探索创新模式,优化安置方案,让更多村民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同时,不断提升人才住房的品质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才日益多样化的居住需求,为人才引进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通过不断创新,精准把握各方需求,才能实现城市、人才和居民的共同发展。南沙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创新的精神,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汇聚于此,共同书写这座城市的青春华章,向着建设更具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年轻之城的目标大步迈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南沙将成为一座让人才向往、让居民幸福的理想之城,在城市发展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采写:南都·创享湾区记者 蒋臻
图片:受访者供图
正好配资-正好配资官网-配资指数网站-十大合法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